蘑菇视频免费下载草莓采摘园
电话:185-8013-0420
手机:173-5316-7669
座机:023-41638166
联系人:徐老师
地址:重庆市璧山区壁城街道四面山村
要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,需从品种选择、育苗技术、栽培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综合施策。以下是基于新研究和实践总结的关键技术要点:
一、优选品种与脱毒壮苗
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
根据气候和栽培模式选择抗病、耐低温、果实整齐的品种,如温室推荐红颜、章姬,露地可选宁玉、佐贺清香等。避免单一品种种植,建议主栽1-2个品种,搭配2-3个授粉品种以减少畸形果。
脱毒苗优势:脱毒苗可提高产量30%,减少病毒病,延长采收期20天。标准为根茎粗≥0.6cm、须根≥6条,炭疽病发生率≤1%。
科学育苗
母株选择健壮无病苗,匍匐茎繁殖时控制子苗密度(1㎡≤70株),定期摘除老叶和多余匍匐茎,促进花芽分化。
育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细胞分裂素,培育根系发达、4-6片真叶的壮苗。
二、土壤与定植管理
土壤改良与消毒
定植前深翻土壤,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-5000kg+复合肥50kg,配合辛硫磷或枯草芽孢杆菌消毒,减少土传病害。
避免连作,建议与水稻轮作或高温闷棚40天。
合理定植
密度:温室亩栽8000-10000株(行距25-30cm,株距15-20cm),露地6000-8000株。
深度:“深不埋心,浅不露根”,弓背朝外以利花序生长,定植后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。
三、准确肥水与温控
分阶段施肥
基肥为主:有机肥+磷钾肥(如过磷酸钙50kg/亩)。
追肥关键期:现蕾期喷0.2%磷酸二氢钾,结果期增施高钾肥,避免偏施氮肥导致徒长。
水分与温湿度调控
湿度:花期保持60%-70%,采用滴灌或黑膜覆盖防涝。
温度:现蕾期25-28℃,花期23-25℃,夜间不低于5℃;高温时通风,低温采用“三膜覆盖”(地膜+大棚+小拱棚)。
四、植株调整与授粉优化
疏花疏果与老叶管理
每株保留10-12片功能叶,摘除老叶、病叶;每花序留3-4级花蕾,疏除畸形果和小果,单株留果20个左右。
辅助授粉
大棚内每半亩放蜂1箱,或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人工授粉,减少畸形果率。
五、病虫害绿色防控
预防为主
轮作、土壤消毒、选用抗病品种(如章姬抗灰霉病)。
定期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或氨基寡糖素增强抗性。
针对性防治
灰霉病:喷50%速克灵800倍液;白粉病:用15%粉锈宁1500倍液。
蚜虫/红蜘蛛:悬挂黄板或喷施吡虫啉、阿维菌素,采收前20天停用农药。
总结
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核心在于“壮苗+精准管理”:脱毒苗保障基础,合理密植与肥水调控是关键,辅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科学采收。结合智能温控(如物联网监测)和资源化技术(如磷回收),可进一步提升效益。